时间:2024/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要想果子长得好,关键就是精心管理,三分种七分管。尤其现在是产果阶段,要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及时通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果子的产量稳定增长。”在东平县州城街道亓庄设施农业片区,技术员吴金仓一边仔细观察着圣女果的生长情况,一边向旁人介绍种植经验。走进吴金仓的设施大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只见一排排绿色的藤蔓中,串串翠绿的圣女果点缀其间,甚是喜人。从挑选品种到自己育苗栽苗,吴金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粗糙的双手见证了一路走来的艰辛,如今的老吴脸上却时刻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能有机会来州城指导村民们种大棚,我最看中的就是咱州城的地好、人好,大棚建设质量也高,只要肯精心管理,一准儿能赚钱!”为了圣女果能健康生长,卖个好价钱,吴金仓每天都会到棚里查看,确保棚内的温度、湿度适宜,光照时间充足。据他介绍,圣女果生长周期为3—4个月左右,一年可收多茬,一座大棚亩产一万五千斤以上。而老吴所选种的“千禧”圣女果,有风味甜美、富含维生素、耐贮运的特点,是从圣女果中优选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深受市场欢迎。选种圣女果,正与州城街道发展“西红柿小镇”的规划不谋而合。大棚经济不仅是种植户的致富窗口,还解决了农村赋闲劳动力问题。圣女果从种植到采摘都需要大量工人,这给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让村民“土地流转赚租金,入棚打工挣薪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收入,真正实现了稳定增收。据了解,除圣女果外,在亓庄片区S道路南侧设施大棚内,同样有种植户选种了甜瓜等高产、优质果蔬,如今大地回春,瓜果长势喜人,州城街道设施农业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下一步,东平县州城街道将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品牌,继续在大棚产业上做文章,推动街道设施农业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力争农业生产实现“开门红”。(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曹儒峰通讯员马彬报道)(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