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吃的要求已经从填饱肚子到享受美食了。而且大家现在吃的菜都非常的特别,比如富氧蔬菜、胚芽菜。这些高端蔬菜,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过,但是在河南濮阳,有个返乡青年,她就是靠着这两种菜发家致富的,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讲讲她的致富经历。 昔日打工妹,如今大老板 在河南濮阳范县铭均生态家庭农场,生产的富氧蔬菜、胚芽菜、绿苗菜等特色蔬菜格外走俏,年销售额近千万。而就在几年之前,该农场的负责人葛素梅,还只是一个城里的普通打工妹。虽然打工挣的钱要比在家里种地的收入多,但常年在外的漂泊和孤独也让她吃尽了苦头。 辞去工作,返乡务农 于是,葛素梅在省吃俭用攒下一些积蓄后,有了重回家乡务农的想法,而且还要搞特色农业。然而,葛素梅的这个想法在起初却受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家人一直劝说葛素梅,一个妇道人家,特色菜又不好管理,赔了怎么办?但是在有了回乡搞特色蔬菜的想法后,葛素梅还是很快便下决心辞掉了城市里的工作。 肯钻研,有胆量,家庭农场红红火火 刚开始做特色蔬菜种植的时候,葛素梅心里也的确没底。为了摸清特色蔬菜的种植条件和生长规律,葛素梅每天吃住在农场,一有时间就钻研农业科技知识。尽管面临很多质疑和困难,但葛素梅始终认为,年轻人干事情就得有胆量。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悉心的栽培,葛素梅就把她的生态家庭农场搞得红红火火。 高端蔬菜,年利润过千万 目前,她种植的特色农业富氧蔬菜、苗芽菜又到了旺盛期,掐手一算,今年的利润仍然不小。 苗芽菜,采用立体栽植的无土栽培,种子是选用有机种子,水是用自来水经过富氧机增氧、喷洒。生长过程只用7天,生长快、效益高,估计今年蔬菜收益可以达到一千万左右。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濮阳市的转变之路 葛素梅所在的濮阳市,普遍存在着土地贫瘠的状况,再加上非淹即旱的气候条件,其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只能是靠天吃饭,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濮阳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之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先进技术的支持,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像葛素梅这样在外打工的农民才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和底气。 一人为例,带动集体齐富裕 看到葛素梅种植特色蔬菜赚了钱,当地多家农户也开始跟着葛素梅进行特色蔬菜种植。在濮阳市南乐县千口镇陈村,菜农吴关正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今年,吴关正在大棚里种植的三亩多反季节圣女果获得了大丰收,目前已经进入了盛果期,即将大量上市。这小小的果子,红得诱人,甜的透心,为他再次打开致富路。 吴关正 我种植了三个棚,全部种植的是千禧牌樱桃西红柿,现在价格是五块多钱一斤,每个大棚三个月的收获期,能产斤的果子,按照三个月的平均价格来算,三个大棚就可为他带来近十万元的收入。俺这边种这个的都发财了,这小小的圣女果已成为俺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果。 为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走上致富路,濮阳想方设法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如今,农民对土地的信心越来越足,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致富点睛 魄力+实力,铸就好效益 看中了特色蔬菜的项目,虽然家人质疑、自己之前也没有经验,但还是选择了回乡创业。没有经验,就踏踏实实的学习、攒经验。正是这种对科学知识的重视、对技术的钻研,才让种植的特色农业富氧蔬菜、苗芽菜有了好的收成。魄力+实力,才能有好的效益。 转方式、调结构 把“跑”出去的农民“引”回来,土地不能离开农民。“转方式、调结构”,说白了就是用效益给农民信心。种特色蔬菜能赚钱,人自然就回来了。 所以说,各地都应该好好考虑怎么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回到农村、从事农业方面的生产还是大有可为的。政府政策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民努力学技术、顺势而为,就能创造自己的财富。 以往我们多是讲一个人的致富故事,今天咱虽然说的是一个地方,但它的做法却让一群人致了富,也值得推广和学习,希望能对其他一些地区有所启发。 精彩回顾1、锐评 中国的菜价被低估了?! 2、十二月蔬菜种植指南!(推荐收藏) 3、身价上亿,却独爱种菜!离开硅谷开农场,5年建多座“学农花园”火爆全美! 4、年销售万、精品菜率达95%,但面对3.5米宽的山路,他们依然无助~ 5、紫白菜、紫生菜、紫油麦菜...营养仅次于黑色的“紫”色蔬菜你知道多少? 动动手指,在治疗白癜风小偏方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