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3-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2015年11月9日

3、清除病原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技术管理局

8、推荐配方: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以降低田间水位和湿度幼苗生长早期,中耕可以深些,以后浅些,到生长旺盛期,停止中耕同时避免践踏畦面,以防伤根

1、降低湿度选择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育苗和定植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用高畦种植,开好排水沟,使其雨后能及时将雨水排干及时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

7、推荐农药

⑤营养配素:5%氨基寡糖素(海岛素)800倍、0.003%芸苔素内酯(爱增美)3000倍、2%氨基寡糖素(好普)600倍

②内吸农药选用:20%噻唑锌(碧生)500倍

①第一次灌根: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1000倍液+春雷霉素(加收米)500倍+20%噻唑锌(碧生)500倍+25%噻虫嗪(阿克泰)3000倍以灌根为主若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园地集中销毁,清洁田园,并在拔除部位小番茄是转基因食品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20%石灰水

②第二次: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2000)1000倍+春雷霉素(加收米)5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5%氨基寡糖素(海岛素)800倍进行喷雾+灌根

④杀虫剂:75%噻虫嗪(锐胜)30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

5、加强领导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原农技站)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指导防病,乡镇政府要协调各村委会做好宣传防病工作

4、是要治虫防病地下害虫和害虫成虫都能使根系与植物叶片造成伤口,在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要施用杀虫剂

③抗生素类:春雷霉素(加收米)500倍、25%氨基乙蒜素(正业细治)、农用链霉素、青霉素、中生菌素(生物菌剂)、辛菌胺

6、化学防治:以“外部治疗+内部理疗+抗生抑制+杀虫防病+营养配餐”的配方防治主要在移苗时,施好“送嫁”药:起苗前采用2%加收米500倍+25%锐胜3000倍+杨彩(丙圣女果种植时间环嘧菌脂)1000-1500倍液喷淋移栽5天后逐次进行灌根或喷淋基部

①主治农药: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10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1000倍液、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2000)1000倍、25%叶枯唑800倍液、20%噻菌铜、3%噻霉铜

二、发病条件:雨季积水,风雨传播,伤口入侵,常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良、土壤偏酸、钙磷缺乏、管理粗放、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天气间歇梅雨多雨、高温多雨的天气发病严重三、气象条件:根据历年我县降雨量数据分析以及气象预报,我县近期将会有一场降雨过程,降雨形成高温高湿气候,利于病情的流行发生与蔓延

③第三次: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1000倍液+20%噻唑锌(碧生)500倍+25%氨基乙蒜素(正业细治)15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0.003%芸苔素内酯(爱增美)3000倍进行喷雾+灌根以上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配方每7-10天一次如果发生严重的田块菌剂农药浓度适量加大,间隔期适应缩短,药量相应增加(仅供参考)

四、防治措施及建议:

根据陵水县农业技术管理局技术人员,近期在光坡镇、提蒙乡、本号镇等种植圣女果各大田洋病害调查情况,结合相关乡镇农技站及种植户提供的信息,当前,全县圣女果正处于移栽阶段,整体长势较差,大部分田块细菌性青枯病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田块发病率2-8%,严重田块达30%左右,部分较为严重的高达60%以上(整地重种)细菌性青枯病是番茄(圣女果)上常见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青枯死亡,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一、症状:受害株苗期危害症状不明显,植株染病后,病株开始表现出危害症状叶片色泽变淡,呈萎蔫状叶片萎蔫先从上圣女果种植图片部叶片开始,随后是下部叶片,最后是中部叶片发病初始叶片中午萎蔫,傍晚、早上恢复正常,反复多次,萎蔫加剧,最后枯死,但植株仍为青色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病茎维管束变黑褐色,但病株根部正常横切病茎后在清水中浸泡或用手挤压切口,有乳白色粘液溢出(病菌菌脓)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