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的问题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最大的不同是,它很容易变成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回答者往往会被贴上“挺转”或“反转”的标签。我不愿意讨论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一旦陷入意识形态之争,那么对和错就不重要了,事实和逻辑也不重要了,只有站队才重要。 一、哪些食品是转基因? 有人说:家人根深蒂固的认为小番茄,水果黄瓜,紫薯全是转基因,买回家都不让吃。希望能有篇比较全的科普,分析下市面上哪些是转基因,哪些不是。 这三种都不是转基因。 番茄最早是在美洲发现的,原始的番茄是小浆果。后来经过人工选育,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圣女果是把人工选育的番茄,和原始种进行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不是转基因。 水果黄瓜也不是转基因。它原先是在中东地区的一种果蔬,后来我们引种过来,然后和本地黄瓜进行杂交培育,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这种新品种,又有原来的小的特性,又适合本地气候,是一个很成功的选育品种。 紫薯,则完全是中国本土的。原先在西南山区,不过产量不高,后来经过培育,产量上去了,最多可以达到-公斤,这才大面积推广种植。 其实,颜色、大小异于寻常的果蔬,一律不是转基因!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控制颜色、大小等性状的,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还都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当中。目前科学水平,能够编辑的基因,是展开状态的核酸链,染色体中的基因是高度折叠压缩的状态,现在还没有对染色体基因的无损解压的技术。 像这些,彩色的辣椒、西红柿、花菜、胡萝卜等等,统统不是转基因,而是杂交育种培养出来的新品种。我们现在在国内市场上能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一是木瓜,二是食用大豆油和菜籽油。没有别的。 转基因食品有害? 1.基因本身有毒 这个典型的问题是,吃猪肉会不会变成猪?这真不可能。 因为不同基因,物质基础都是一样的,都是核苷酸和四种碱基。不同基因的差别,只在碱基的排列序列——是序列中所含的信息的差别。而消化吸收的过程本身已经破坏了序列。先吃苹果再吃桔子,和先吃桔子再吃苹果,对身体而言,就是吃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而已,没差别。 所以,如果毒在基因,那么所有基因都有毒,和转不转没关系。 2、蛋白质会有毒吗 基因的序列要表达成蛋白质才能发挥生理作用,那蛋白质会不会有毒?这有个典型的问题是:转基因作物,虫子都不吃,人怎么能吃? 可事实是,虫不吃的,人未必不能吃。因为人和虫的差别巨大。虫有向光性,飞蛾会扑火,可人不会。点蚊香,蚊子会死而人不会。用来代替人做毒理学试验的,从来不用昆虫,而是用哺乳动物,比如小鼠、大鼠,或者猪。从动物试验中得到的最高无害摄入限量,再转到人,会有倍的“安全空间”。比如小鼠的MRL是每千克体重mg,那么人就定到1mg。这倍,就是一个武断的保守空间,用来排除种属和个体差异。所以转基因所获得的蛋白质是否有毒,通过动物毒理学实验,就可以知道。目前没有关于这些蛋白质有毒的靠谱文献。 3、与转基因配套的农药有毒,这总没错了吧? 这是在说草甘膦,是有毒。但你不觉得奇怪吗?草甘膦是农药,咱们不是说转基因么,怎么转成说农药了?而且这个农药讨论得还贼多! 事实是酱紫滴:大豆种植,除草工作难以用机器代替。用药吧,用少了没用,用多了可能会误伤作物。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作物穿上一件“防弹衣”,然后再拿“机枪扫射”,即在大豆中转入一种基因,表达出一种抗草甘膦的蛋白质,这样再用草甘膦的时候,可以只对杂草起效,而不对作物产生危害。这项技术使得除草成本大大下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明者,是美国的孟山都公司。 假设草甘膦剧毒无比,见血封喉,那么能推出,转基因大豆这个产品,有风险,却不能得出,其他转基因食品也有风险的结论。比如转基因木瓜,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其获得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能力以达到增产,这期间并不使用草甘膦。 所以,认为草甘膦是转基因最大风险的,其实反的是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而不是反所有的转基因食品。如果因为草甘膦而反对所有转基因食品,逻辑不通。 向左滑动 |